奥巴马的幕后操纵者会让世界更危险【瞪大眼睛24】

瞪大眼睛

中国加入世贸、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指引下,大肆美化宣传美外资企业的人士,在现在的国家危亡之关键时刻,请用爱国的眼光、思想,分析自己的行为举止,多给自己和朋友一份民族情感和正义之举!

[@more@]
奥巴马的幕后操纵者会让世界更危险
作者:张伟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美国和世界来讲都是动荡的一年。布什政府8年的统治留下的遗产是:经济方面,世界面临着一场可能较1929-33年大萧条还要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全球高通货膨胀以及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高油价、高粮价更将雪上加霜;社会方面,全球经济危机不断深化的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贫富悬殊日益扩大,民众不满情绪抬头;发展中国家兴起工厂倒闭风潮、失业率大幅提高,威胁社会稳定;经济欠发达国家在通货膨胀、油价高企、粮食危机等多重因素冲击下有可能产生新的人道主义危机。军事上,以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为中心的全球反恐战争看不到尽头,而地区冲突愈演愈烈。政治、外交上,“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正日暮西山,美国独霸世界的梦想将成昨日黄花,世界形势和格局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此多事之秋,世界将眼光转向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许多人期待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但热情、朝气蓬勃的政治人物会如他在大选期间所许诺的那样带来希望,带来变革,对内能挽狂澜于既倒,重振美国经济;对外能抛弃布什单边主义倾向,加强与世界各国沟通与协调。  

在奥巴马高调组建被媒体誉为“梦之队”、“豪华阵容”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团队时,一个让人熟悉的身影在台前幕后时不时出现却让我对美国新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产生种种疑虑,这个人就是布热津斯基。  

一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被誉为当今美国外交界的领军人物,其声名可与基辛格媲美。他曾任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对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过重要影响。他虽早已离开政坛,但因与政、学、商等各界往来甚密,依然对美国政治、外交政策发挥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现年80岁布热津斯基4岁时随父母从波兰移居北美,后取得美国国籍。他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俄国问题研究中心和国际问题中心、国际动态研究所、俄国问题研究学院,当代中国问题研究联合委员会,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迪安-威特-雷诺兹公司,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学院,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大学或研究机构执教或从事研究。他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述颇丰,曾获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他所著的《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大失控与大混乱: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等书确立他在美国外交界无可辩驳的权威,无论是美国的外交决策部门还是世界各国外交研究部门均将他的著述作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布热津斯基有丰富的从政经历。他曾充任美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委员、肯尼迪总统的外交政策顾问、约翰逊总统的科学顾问。他政治生涯的顶峰是出任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70年代末美国外交政策的实际操控者。布热津斯基因在1978年中美正式建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而在中国也十分知名。 

布热津斯基之所以能“学而优则仕”,关键的原因是他和金融垄断资本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英、美等国,国际垄断资本通过资助的秘密精英社团来操控国内政治已是不争的事实。从19世纪末英国的罗德·塞西尔圆桌会议、到一战后由美国威尔逊总统的“精神教父”豪斯创建的外交协会,再到1954年成立的汇聚欧美精英的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秘密精英社团不断发展,对政府的影响力不断增强。70年代初,为了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以金融寡头戴维·洛克菲勒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找到布热津斯基作代表,在外交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三边委员会,吸收美国、西欧、日本的大银行家、工业资本家、政府要人和学界精英参加,定期开会,协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同时通过由委员会构筑的关系网,向各国政府输送他们的代理人,以达到控制各国政府,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目的。  

正是布热津斯基于70年代中期发现了当时任佐治亚州州长,原为花生种植场主的吉米·卡特,推荐给戴维·洛克菲勒等寡头。在国际金融资本的操纵下,本默默无闻的卡特在1976年的总统大选中一举击败民主党内众多候选人和共和党在职总统福特,成为美国第39 届总统,而布热津斯基则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实际操控美国的对外政策。  

卡特被认为是战后最无能的一位总统,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下,只任满一届,便黯然下台。但布热津斯基所掌舵的美国外交却对改变当时的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布一反基辛格主张的均势战略,在世界各地挑起冲突和对抗。他指派中情局渗入阿富汗,企图颠覆亲苏政权,引起苏联入侵;他发动、资助伊斯兰极端势力来对抗苏联,播下伊斯兰恐怖主义之苗;他抛弃伊朗巴列维国王,扶植霍梅尼政权上台,人为在中东制造紧张局势,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从而维护和巩固了摇摇欲坠的美元霸权地位;为遏止苏联全球扩张态势,将其注意力引起其周边地区,他引诱伊拉克和伊朗交恶,引发两国间长达8年的战争,人为制造出从阿富汗到西亚的“弧形危机带”,也为日后的海湾战争埋下伏笔;他在西欧部署导弹,与苏联直接对抗,使世界面临热核战争的威胁,但此举也将苏联拖入军备竞赛的轨道,耗尽有限的资源造成最后崩溃。  

在备受诟责的卡特政府中,布是最得不到民众好感的阁员。因此,他离开政坛后保持低调,但一直没有放弃试图在幕后操纵美国政治的企图。  

二  

在奥巴马从政经历有着诸多疑团,引起美国一些独立分析家的注意:  

奥巴马的从学经历颇为曲折。他在洛杉矶的西方学院就学两年后于1981-83年进入在哥伦比亚大学。他在的自传和他的拥趸为他所写的传记中,对此经历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奥在普通大学大一、大二期间相当一般的成绩能跨入属于顶尖大学的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已属奇迹,但他在长达450页的自传《父亲的梦想》中仅用短短数行描述此经历,让人费解。而布热津斯基离开政坛后重新回到哥大掌管俄国问题研究学院,奥巴马当时主修政治和国际关系,毕业论文题目是苏联裁军问题,正是布氏的理论专长。据称,70年代末,同为三边委员会成员的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等人出版了《民主的危机》,称美国将于2010-2030期间产生巨大的民主危机,会走向专制政府,布热津基斯和亨廷顿之流一直在物色能带领美国渡过危机的未来领袖,奥巴马在哥大的经历不能只称为是一个巧合。  

奥巴马的成长似受到由大财团操控的非政府组织的“特别照顾”。奥巴马的母亲一直服务于福特基金会,奥巴马离开大学后先后在一些福特基金会下属的基金会从事社区工作,他以此积累政治资本,一步步走向政坛。此次美国总统大选,我们注意到,福特基金会、索罗斯“开放社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学院以及其他几个基金会,这些前几年热衷于在海外输出民主、通过“颜色革命”来颠覆他国政权的非政府组织又冲上美国政治的前台,为奥巴马竞选成功摇旗呐喊。  

奥巴马从政经历也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他竞选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和竞选联邦参议员过程中均有许多疑点。1995年,在竞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期间,奥巴马靠司法诉讼赢得了强劲对手帕尔默;2004年,奥参加联邦参议员竞选时,无论是奥在民主党内的大对手赫尔还是共和党的竞选对手瑞恩,均在选举最关键时被卷入司法诉讼而败下阵来,而且法官有很明显的违背司法程序的现象。奥巴马神奇的政坛上升经历,连奥的媒体“吹鼓手们”也只能尴尬地归结为“神助”。在今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期间,希拉里·克林顿一直与奥巴马不分伯仲,而民主党预选的“超级星期二”前后,美国各大媒体突然转向,对希拉里口诛笔伐,要求其退出大选,成为迫使其最终退出总统大选的最关键因素,为奥巴马走向白宫扫清障碍。     

非政府组织、司法部门、媒体对奥巴马的“特别关照”很大程度上可能是钱在起推动作用。  

早在奥巴马宣布参加大选之初,布热津斯基就已从幕后走向前台。2007年8月,他出版了《第二次机会: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抨击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位总统错过了历史给予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呼吁美国新的领导人把握历史机会,维护美国永久霸权。此书在美国引起轰动,打击了与三届政府有关联的希拉里、麦凯恩等总统候选人的声望,为一个与三届政府没有渊源的新人执掌美国政权造了声势。随后,布热津斯基以首席外交顾问的身份率全家加入奥巴马的竞选团队,被称为奥巴马的“外交教主”。他的大儿子马克曾任克林顿时期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和欧亚局局长,也成为奥巴马团队中的外交顾问。女儿米卡就职于全美知名的有线电视网MSNBC,此电视网对奥巴马“造星运动”特别不惜余力,甚至被指有违新闻的公正原则。他的另一个儿子扬虽没有明显加入奥巴马团队,但同样在美国外交领域十分活跃,扬为国防部东欧和北约事务的副部长助理,是2007年美在波兰等东欧国家部署导弹的积极策划者,此举导致美俄交恶。   

奥巴马竞选成功后,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已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发展,对世界各国经济也产生巨大的影响。世界的目光关注在奥新团队的经济政策上。外交退于次席。6月18日,奥巴马宣布了由13名民主党前任官员和议员组成的外交政策顾问团队,其中未无布的大名,奥还竭力撇清与布的关系,据称是顾虑布在卡特政府中的不好名声和犹太社团对其的反感;12月1日,奥宣布选择希拉里担任国务卿,詹姆斯·琼斯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布热津斯基仿佛又淡出人们视角。但是,揭开奥巴马神奇的政治神话包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一无政绩、二无接受真正民意选举洗礼的经验、三无明确政纲的“跛脚鸭总统”。在此背景下,奥很难做到独立执政,极有可能会沦为各种幕后势力影响、利用甚至操纵的工具。从布作为金融垄断资本的一贯代表,其从政、治学不甘寂寞的本性以及他全家对奥竞选过程狂热的支持来分析,他一定不会功成名就、寄情山水。而奥面临危机重重的国际环境,也需要布这样一个“精神教父”给他规划、制订外交政策。最大可能只是布从台前隐到幕后,由此赢得对奥外交政策施加影响的更大空间。我们对布热津斯基可能给奥巴马外交政策带来的危险影响一定不要轻视。对美国新政府外交政策可能给世界带来的不利影响要预作防范。  

三  

要分析布热津斯基通过对美外交政策施加影响从而给世界带来的哪些方面的危险,可从其从政经历及著述中寻找线索。  

1、为维护美元霸权地位,在西亚制造紧张局势 

奥巴马的从政轨迹、他与布热津斯基及其所代表的垄断资本的可能联系、美国目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外交危机均与三十年前就任总统的吉米·卡特有很大的相似性。  

卡特上台之时的美国,政治上尚未从水门事件的阴影中恢复,军事上越南战争失败的后遗症正重,经济上尚未从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陷入长期滞胀僵局。特别让美国垄断资本害怕的是维护霸权的重要支柱--美元的地位岌岌可危机。为维持强势美元,一方面,金融垄断资本将保罗·沃尔克推上美联储主席宝座,将银行利率推高到20%以上,使美国经济出现急拐弯,危机被转嫁到普通美国民众和发展中国家身上 (如今,保罗·沃尔克再次加入奥巴马经济团队,这是另一个危险的征兆)。另一方面,由他们的代理人—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绕开知名政客万斯领导的国务院,在中情局的协助下,在伊朗制造紧急情势,不惜抛弃一直亲美的巴列维国王,暗中资助伊斯兰极端势力的霍梅尼夺取政权,又诱使伊朗扣押美国人质,造成美伊对抗和西亚地区局势紧张,从而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翻了两倍,由于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霸主地位得以维持。如今,金融危机再度引起美元信任危机,奥巴马新政府有可能会再使用石油危机,来达到维持美元地位的目的。由于美国已成功达到分治伊拉克的目的,可能新的冲突地点在伊朗、沙特或是其它邻近石油运输战略通道的国家。对此,我们应保持足够的警惕。  

2、加剧与俄罗斯的对抗  

在许多波兰人的性格中,对俄罗斯的敌视是普遍特征,因为历史上参与三次瓜分波兰的列强队伍中均有俄罗斯,而1939年,德苏签订密约,共同瓜分波兰,苏联军队更在卡廷森林枪杀了两万五千多名波兰军官,使丧失国家的波兰人又增加“灭种”的恐惧。布热津斯基把仇俄情绪贯穿他治学、从政生涯的始终。  

布热津斯基一改尼克松、福特政府所奉行的外交均势战略,采取在西欧部署中程导弹,与苏联直接对抗,使世界面临热核战争的威胁,也将苏联拖入加速军备竞赛的轨道。1979年,布指使中情局渗入阿富汗,企图颠覆亲苏政权,引起苏联军事干预。为将苏联深陷战争泥潭,布资助伊斯兰极端势力来对抗苏联军事入侵。也就是在阿富汗战场上,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得到发展壮大,埋下了9.11的祸根。离开政坛后,布在《大失控与大混乱: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大棋局》等书中鼓吹要继续肢解俄罗斯。  

布热津斯基认为正是他的对苏联采取对抗的政策为十年后苏东集团的瓦解埋下铺路石,为此备感自豪,他在1998年接受法国《新观察家》杂志采访时,当被问起作为资助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始作俑者,是否会因恐怖主主义造成大量无辜平民生命的损失而感到后悔时,他愤而斥到,“是什么在历史上更重要,是塔利班还是苏联垮台?是穆斯林闹事还是解放中欧和结束冷战?”充分暴露了一个其作为危险的地缘战略主义者的冷酷。  

近几年,由于美国滥发美元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推动油价高企,使产油国充分享受到高油价红利,原本就不满美国霸权主义的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国力显著增长,反单极主义、强权政治的呼声越发高涨,使得美国觉得如芒刺在背。特别是今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交恶,并与北约舰队在黑海对峙,使美政权对俄势力上升更为恐慌。根据布所提出“弧形危机带”理论,美在新世纪之初先后在前南斯拉夫、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等国所搞的“颜色革命”成功,大大挤压了俄罗斯生存空间。虽然“颜色革命”后止步于白俄罗斯等国,但美国不会放弃这种“有效”的非武力手段来试图颠覆其它“远美近俄”的政权,在俄罗斯周边继续制造紧张局势的。2007年巴基斯坦发生一系列政治事件,大规模民运、贝·布托被刺、人民党上台、穆沙拉夫辞职,引发政局动荡,这些事件的发生与“颜色革命”特别是发生在黎巴嫩“雪松革命”在手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不排除未来美国将用搞乱巴基斯坦来达到制衡俄罗斯和中国的“一石二鸟”的目的。   

俄罗斯现任领导人对布将对美国内政、外交的带来的危险影响十分警惕。2007年6月4日,普京对外国记者表示,“说到民意,在俄罗斯,民意是要增强俄国家安全。你们是从何得出结论,俄民意要求解除我们的武装力量,甚至像一些理论家,如布热津斯基所称的那样,要肢解俄罗斯?那么此种所谓的民意,我是全力反对的。”  

3、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  

布热津斯基是中美建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这么做不是出于对中国的热爱,而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通过打“中国牌”来达到牵制苏联的目的。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美国和西方已普遍将中国视作一个会向美国霸权发起挑战的重要对手,试图采取各种手段加以遏制。在中美经济关系相互高度依存的今天,采取武力等直接对抗的方式已不足取,最可能采取的办法是针对中国经济的“软肋”—能源入手。  

2007年11月30日,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布热津斯基称要采取一切手段来遏制中国从非洲获取石油、能源和其它战略性资源。在奥竞选过程中,他的外交团队曾明确主张轰炸苏丹、巴基斯坦。未来,美国很可能通过加大对非洲、中亚国家内政的干预,甚至有可能在重要能源通道上制造紧张局势,干扰中国能源输入和对外资源、能源合作,逼迫中国将眼光放到人烟稀少但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从而达到挑拨中俄相斗,美国渔利的目的。对此,我们要高度戒备。  

4、借“人类尊严”的旗号加大对广大发展中国的分化、瓦解和控制  

布热津斯基2007年出版的《第二次机会: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被许多评论家视作是奥巴马未来外交政策的指导书。在书中,布热津斯基提出“人类尊严”的理念。他写道,“到了21世纪,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处于政治活跃期。这部分人口意识到史无前例的社会不公正,对其权益遭到剥夺以及缺乏个人尊严的现状深表痛恨。由于能普遍接触到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他们形成了一个共同仇视和嫉妒的共同体,正跨越主权界限,对现存国家…以及全球等级体系构成挑战。”  

布提到“政治活跃期”会对中国、印度以及中东、东南亚、北非、拉美等地产生影响。他总结道,“美国只有认同的人类尊严的理念—其基本要求是尊重源于政治、社会和宗教的文化多元—才能克服将由全球政治觉醒带来的风险。人类尊严涵盖自由和民主,并超越两者,它还包括社会正义、性别平等,以及最重要的,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和宗教多样化的尊重。”  

在这些华丽的词藻后面掩盖不住的是布热津斯基希望借助他所谓的“全球政治觉醒”,用维护“人类尊严”借口来动摇乃至颠覆他国的企图。美民主党总统的对外政策从来不乏诱人的口号,但实际上却在这些幌子掩护下进行着扩张霸权的行径。如卡特倡导“人权”外交,但实际上却实行与苏联全面对抗的战略,将世界拖向战争边缘。克林顿总统为与法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争夺势力范围,在非洲推行民主化、多党制,引发非洲大陆持续动荡,在卢旺达、刚果(金)、塞拉利昂等国造成人道主义灾难,流毒至今尚未肃清;为挤压俄罗斯和打击欧洲货币一体化努力,克林顿还在“民族自决”旗号下发动科索沃战争,公然挑战国际法准则,为以后小布什实行单边主义垫下铺路石。  

按照布的逻辑,美国可以借“维护对文化和宗教多样化的尊重”为旗号,不仅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车臣问题上将对俄罗斯指手划脚;更可以用同一旗号,加大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干涉,挑动不同文化、宗教、种族甚至部族之间的对抗,冲击现有的国家疆域,削弱国家主权,造成现有国际关系的大洗盘,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巴尔干化”甚至“碎片化”,从而为垄断资本更好地控制各国扫清障碍。美国已在其对外政策实践中试行了上述方案,前南斯拉夫一分为六,伊拉克一分为三,美国的频频得手必然会加强奥巴马新政府外交政策的冒险性,会乘非洲、中亚以及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遭受经济危机冲击之危加大对他们的分化、瓦解和控制,从而进一步达到扼制中国等新兴国家在这些地区获取资源、能源之路,阻断他们的崛起态势。  

«上一篇:全球破产飓风来临 【瞪大眼睛23】   下一篇:狮身人面像与直销 【瞪大眼睛25】»

评论(0) 点击次数(3137)
评论(共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