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opoly
文章数量:997
点击人次:5207800
- ·2017年04月
- ·2017年02月
- ·2017年01月
- ·2016年12月
- ·2016年11月
- ·2016年10月
- ·2016年09月
- ·2016年08月
- ·2016年07月
- ·2016年06月
- ·2016年04月
- ·2016年03月
- ·2016年02月
- ·2016年01月
- ·2015年12月
- ·2015年11月
- ·2015年10月
- ·2015年09月
- ·2015年08月
- ·2015年07月
- ·2015年06月
- ·2015年05月
- ·2015年04月
- ·2015年03月
- ·2015年02月
- ·2015年01月
- ·2014年12月
- ·2014年11月
- ·2014年10月
- ·2014年09月
- ·2014年08月
- ·2014年07月
- ·2014年06月
- ·2014年05月
- ·2014年04月
- ·2014年03月
- ·2014年02月
- ·2014年01月
- ·2013年12月
- ·2013年11月
- ·2013年10月
- ·2013年09月
- ·2013年08月
- ·2013年07月
- ·2013年06月
- ·2013年05月
- ·2013年04月
- ·2013年03月
- ·2013年02月
- ·2013年01月
- ·2012年12月
- ·2012年11月
- ·2012年10月
- ·2012年09月
- ·2012年08月
- ·2012年06月
- ·2012年05月
- ·2012年04月
- ·2012年03月
- ·2012年02月
- ·2012年01月
- ·2011年12月
- ·2011年11月
- ·2011年10月
- ·2011年09月
- ·2011年08月
- ·2011年07月
- ·2011年06月
- ·2011年05月
- ·2011年04月
- ·2011年03月
- ·2011年02月
- ·2010年12月
- ·2010年11月
- ·2010年10月
- ·2010年09月
- ·2010年08月
- ·2009年09月
- ·2009年08月
- ·2009年06月
- ·2009年05月
- ·2009年03月
- ·2008年07月
- ·2008年03月
- ·2008年02月
- 【原创】 浅评《非诚勿扰》节目系统化运作
-
我的日志
浅评《非诚勿扰》节目系统化运作
胡洪军
《非诚勿扰》节目作为一档新派交友类节目,反映现代年轻人精神面貌与状态的一个窗口。同时它的服务性,为单身男女提供了邂逅与交流的平台。此栏目正是通过系统化运作才成经超过16万,消化掉这些嘉宾需要漫长的时间。日前节目组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重庆设为一个品牌栏目。
一、 栏目团队非常优秀,分工细化。
1.整个栏目有190多个工作人员,团队作战,很多人都没有休息时间。
报名参加《非诚勿扰》的嘉宾已置了报名点,多个工作人员现场对嘉宾进行审核。
现场导演陈辰、女嘉宾导演张铭铭、男嘉宾导演郭俊涛,各司其职,兢兢业业。
整个化妆团队大约有十多个人,每个化妆师负责一个女嘉宾,每个女嘉宾化妆大概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还有很多女嘉宾自己就非常会化妆,她们都会带妆来上节目。
除去化妆以外还有一个造型团队,各种造型工具可以很快的打造各种发型。
2.节目配乐与现场音效
音效师蔡昆言,节目中必不可少的加分项
《非诚勿扰》的大获成功,场上音乐可谓加分不少。场上节奏轻快的配乐都成了观众手机铃声的首选,随便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非诚勿扰 音乐”都有上千万条搜索结果,还有热心的网友还专门整合了《非诚勿扰》中所有音乐的集合。
场上所有的配乐都是他精心挑选的。男嘉宾出场时的《Can You Feel it》,女嘉宾出场时的《Girlfriend》,离场时的《可惜不是你》、配对成功后的《梁山伯与朱丽叶》等都成了脍炙人口的歌曲。从歌名就可以看出,与场上情况是高度契合的。在选择音乐前会对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先分析一番,然后反复挑选一首最适合的用作场上的固定配乐。而对于场上的一些突发状况,靠的则是现场发挥。
案例:在男嘉宾李孟向女嘉宾李洋求婚成功时选择的配乐(5月9日晚第25期),来自JS组合的《我比想象中爱你》。当李洋和李孟在场上紧紧拥抱时,场上回响着“我才发现我比想象中爱你,只是一时不小心错过了你”的旋律,与李洋李孟由于误解导致分手、错过才发现对方重要的情况如出一辙。
场上的配乐不但感动了所有观众,连感情内敛的孟非也感动得热泪盈眶。乐嘉更是忍不住调侃音效师,“你这个配乐实在是太煽情了”。
固定配乐:
女嘉宾出场:《Girlfriend》(艾薇儿)
男嘉宾出场:《Can you feel it》(Jeanroch)
两位女嘉宾被选中走上台:《Gee》(少女时代)
两位女嘉宾回座席:《不爱,请闪开》(萧亚轩)
配对成功:《梁山伯与朱丽叶》(曹格&卓文萱)
配对失败:《可惜不是你》(梁静茹)
中途遭全部灭灯:《布兰诗歌(O Fortuna)》
点评:
非诚勿扰栏目一开场推出主持人孟非的报幕也是直销系统中经常用的,既推出了主持人又给广告厂家做宣传了。
直销系统中很多上场音乐、培训音乐、奖励大会音乐几乎都是固定的,以便于复制、带动团队,可以灵活使用音乐感染大家。
3.团队核心经常头脑风暴
周五晚上大家要一起看带子,开会讨论。周六、周日录4场,一般从下午1点录到晚上9点,周六晚上还要开第二天的准备会,会开到晚上12点。
节目编导经常开会,脑力激荡,不断总结和创新。
点评: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个栏目自从开播以来顶着巨大压力和各种非议,大家在工作中快速磨合,各司其职,每个人都是兢兢业业,犹如一个大机器中一个个小零件,将这台栏目完美地呈献给所有观众。
二、 孟非主持功不可没
孟非是栏目的灵魂,主持幽默诙谐,充满智慧,拿捏精准,收放自如。来自于平民,比较低调。
孟非是栏目的不二人选,当时这个节目定下来以后主持人只考虑过一个人,就是孟非,没有第二个人。《非诚勿扰》的节目名称既来自冯小刚的同名电影,也取了孟非的"非"字。主持新闻节目出身的孟非有着明显区分于其他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一颗个性的光头、较厚重的学识、敢于直言的态度,他主持的《非诚勿扰》很快就受到观众追捧,本人也一下成为全世界华人喜爱的主持人,完成人生的华丽转身。
三、 嘉宾点评锦上添花
1. 乐嘉
这位19岁就成为雅芳最年轻的培训师,21岁就活跃在各大型演讲会所的人,为了让自己更富有表现力去进修表演。但读他的文字,和他聊天,听他讲“苦修”的经历,还是能体会到他身上深深的文人气质。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种气质吸引到了《非诚勿扰》节目组的制片人王刚。他和孟非一冰一火的配搭给了这个节目一个基调的把握,迎来送往间,如他所说,传递更多的是,对社会价值本身的探索。
乐嘉还有某些不为人所知的特定功能:
第一,他们不吵架,场面太平稳的时候,我要适当地“挑拨离间”,挑拨男女嘉宾吵架。
第二,打哪个人打的太凶了,我要想办法稍微保他一下。打得轻了,要稍微用力一些。在这样的碰撞中,一个相亲交友栏目的外延有了更多的延伸,人文性、社会性和认同感在这个节目中逐渐凸显。
2. 黄菡
黄菡说:她比孟非和乐嘉还辛苦,他们不用化妆,又不用整头型,我每次还要比他们提前去一个多小时。
点评:
男女嘉宾点评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相当于直销行业中的指导老师,给你指明方向,改变观念,修正错误。黄菡的评论理性不足,感性有余,正因为她才是女人,不能用男人的标准衡量她,没有黄菡的《非诚勿扰》是不健全的。
四、 栏目的主角是万里挑一,增加观赏性和娱乐性
1、男女嘉宾特色鲜明,产生很多网络红人
马诺、马伊咪、朱真芳、富二代、企鹅男、包子哥、卖菜哥……从《非诚勿扰》走出了若干个网络红人,这些人的走红与负责甄选嘉宾的幕后编导当初的“慧眼识人”是分不开的。也为节目增加了很多看点和争议,不过越有争议才会引起更多的受众。
点评:
直销中的“破相”就是选对人和跟对人,这样直销团队才会用更少的时间吸引更多的人才合作和加盟。
2、嘉宾搭配:5个男嘉宾各有特点
在每期5个男嘉宾中,必然有一个形象不错的,有一个职业不错的,一个曾经有过丰富情感故事的,还有一个敢于表达某种价值观的,这样会让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可看的内容。
点评:直销业中的团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样才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团队,是一个人才结构完整的团队。
3. 节目赛制:女嘉宾最长可待20期
由于《非诚勿扰》良好的收视率,不少目的并不纯正的女嘉宾都希望在舞台上待得时间更长,而不愿意过早被男嘉宾选走。对此,《非诚勿扰》栏目不能用赛制去框定结果。但倘若某位女嘉宾在台上待的时间太长网友产生质疑,节目组会进行私下沟通,让嘉宾告知一个最后的期限。截止到目前为止,马伊咪是场上停留时间最久的女嘉宾共有24期,节目组的心理底限是20期左右。
点评:直销团队中的讲师也要不断培养新人,否则讲来讲去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还有后续人才得不到发展和展示的机会。
4. 几个编号留给特定的职业嘉宾
在已经播出的《非诚勿扰》中,1号谢佳、5号李诗娴、11号马诺-那笛、13号马伊咪在网上都有相当高的人气,随着他们的配对成功,节目组希望对将他们的位置保留给具有同样特征的女嘉宾,比如将会把1号位置永远留给中性化打扮的女孩子;5号女嘉宾必然具有高学历;11号的位置则留给职业模特; 24号女嘉宾个子相对较高;同样,20和21号会保留给一对母女嘉宾。
点评:编号属性固定有利于长期运作,利于嘉宾点评,利于栏目细节的固化和特性嘉宾的定制,就像直销系统中的工具流统一,有利于复制。
五、栏目定位精准,品牌运作。
非诚勿扰栏目设计的logo,栏目的核心思想和定位,栏目品牌已经响彻全国,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
栏目的主题音乐也是逐渐完善的,最后由孟非演唱。
广告厂家、栏目、男女嘉宾、点评嘉宾、主持人、栏目组工作人员、江苏卫视这一连串的相关上下游链条和个人都不同程度受益于这个平台,完全就是系统化运作的经典案例。